2017年,“无人零售”注定是要被时代记录的。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中国无人货架市场前景研究报告》显示,截止到9月末,已经有至少16家无人货架获得投资,最高达到3.3亿元,融资总额超过25亿元。
“无人便利店”、“无人超市”、“无人值守货架”、“自动售货终端”等应无人零售而生的各式样态,成为了资本争相追逐的风口,凭借着大数据与新技术的运用被誉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刨去其要经受时间沉淀考验的宿命之外,“无人零售”也终会因其背后的革新性价值为历史所关注。
与传统零售相区别,无人零售的典型特点是通过自动服务或自主结算,减少零售对人的依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消费者的时间成本,提升购物体验。
有人说,“无人零售”来了,更多的导购员、收银员就要面临“被下岗”了,也就意味着失业潮要来了。无人零售带来的究竟是失业潮,还是创业潮?
在调查走访中,以卖客壹佰为首的几大无人零售体系知名服务商,均向笔者表示:“无人零售的出现,是一场能够带来历史机遇的零售变革,它让零售业的未来出现了更多的可能和想象空间,它带来的应该是更多的机遇。”
首先,无人零售不应该被简单的认为只是一种节省人力成本的商业模式,实际上,它利用各种技术和大数据,能帮助零售商更精准地了解用户行为,从而提升库存和供应链管理,打通零售前后端,提高运营效率。
无人值守技术扩展了商业经营的时间,很多传统8小时的商业场景都将变成24小时营业,让消费者享受更好的自助服务,这无疑会增加上游生产企业的商机,创造更多的就业,也会给商品信息处理、传感器、智能制造等行业带来全新的发展机会。
其次,作为新兴业态,无人便利店打开了一扇替代传统超市、便利店的窗户,这一变革未来必将会出现在所有标准化的零售终端,如药店、服装店、快餐店等等。
也就是说,一旦无人业态由便利店开始进行拓展,就意味着除了零售以外的多种业态,都将有机会从街头路边进入到“最后一米”,如便利店能够提供的打印、洗衣、充电等服务,只要打上“无人”的标签,都可以进入到私密社区、写字楼等以前传统零售业态无法触达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