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人工智能技术越来越多的融入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去,人工智能体验可以说无处不在,而其中的代表成果无异于“无人超市”。那是几乎可以省掉所有人力的“智能超市店堂”,一切都尽可能的用机器代替,在以前是遥远的梦,现在是梦开始的地方。
近期,阿里巴巴无人超市“淘咖啡”亮相杭州,没有收银员,无需排长队、东西买完就能走。第一次进店时,打开“手机淘宝”,扫一扫店门口的二维码,获得一张电子入场券。通过闸机时扫这张电子入场券,进入店内之后就可以购物了,进到里面全程不用再掏手机。不过这家超市只是试水。
其实,无人超市的出现,并不只是最近的事。2016年初,瑞典就出现了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进门,且手机绑定信用卡支付的无人便利店Nraffr。去年下半年,日本经产省推出“无人便利店”计划,在便利店引入无人收银台与“电子标签”。今年5月,韩国乐天集团则在7-11的高端版本“7-11Signature”,开始测试使用生物技术的“刷手”支付。
事实上,资本和企业纷纷想在智能无人零售上下功夫,根本原因在于,无论是无人销售的门店还是自动贩卖机,都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购物体验。无人超市的诞生,是否会是线下零售的新方式或新趋势呢?
卖客壹佰作为今年异军突起的一家新零售解决方案服务商,以打造“人工智能无人超市终端”为企业宗旨。其CTO李磊先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达了自己的独特看法:
想必大家对传统的线下零售店购物体验虽不尽相同,但也大同小异。因为都是看上去长得一样的超市,“拥堵”也时有发生,漫长的购物、排队、结算等待等等。而无人超市和自动贩卖机首先提高了结账效率,能极大地缩短购物时间。理想状态下,消费者完全可以实现“即拿即走”,十分方便。
再者,“无人”能够削减人力成本。尤其是对一些人力成本较高的国家和地区,一次性前期对“无人”进行投入,就能够缓解人力成本过高带来的盈利压力。
最后,智能无人门店和自动贩卖机能够对用户购买行为进行记录与描画。在智能化无人超市,客人从进门到出门,所有的一举一动都会被数字化,并且被捕捉记录。这些信息回流到云端后,通过算法模型,可以得到许多非常有价值的信息:比如男性顾客和女性顾客各自进店最集中的时间段是什么,大部分人逛超市最喜欢走的路线是怎样的,哪些商品被拿起又放回去的频次最高等等。可见,人工智能最终目的是实现商品供应链的优化以及店内货架与商品摆放的人性化。
有物联网技术专家表示,无人超市背后的技术,就是想提高超市的效率,降低超市的成本,让超市变得更聪明、更善解人意,让人们越来越愿意走出家门,到线下来消费购物。即便目前,这样的大中型无人超市在业内还没能够实现落地商用。但是可以预见的是,零售行业的智能化、无人化将带来众多良性改变,这种发展是一种刚性趋势。也许一个“无人商店+电商”组合而成的零售新时代即将到来,而受益的一定是广大消费者。